2011-07-25

(轉載) 我討厭兩種人:偏激的人,和使用windows的人


本文轉載自雨新知Rain Today 原文連結點此
我討厭死win派

故事是這樣的

一位朋友終於看不下去學校的電腦都是windows,在facebook上做出反微軟宣言(見上圖)。當一個人推廣自由軟體的同時,竟然以「死win派」稱呼windows使用者(這可是他要推廣的對象!),怎麼可能會成功呢?如果我知道你(在心裡)看不起我,才不會拿你給的任何東西。免費的也不會,謝謝。
很不幸,這正是許多人 傳教 推廣自由軟體的態度。人們吵吵鬧鬧,高聲呼喊著類似的口號:「打倒邪惡微軟帝國!」「用windows是被電腦玩、用linux才是玩電腦」「IE sucks, Firefox rocks!」嗯,好吧,我知道,慢走不送。你把錢交給銀行也是被銀行玩,所以你就不存錢了嗎?或者你認為銀行應該把所有帳目都貼在網路上呢?每天搭的交通工具決定了你能不能活著回家,比用什麼瀏覽器上噗浪嚴重一百倍,請問你有要求機車/汽車/公車/捷運廠商把設計圖用GPL分享出來嗎?
(如果你覺得瀏覽器戰爭比能不能活著回家還重要,那按上一頁吧,地球很危險、快點回火星。)
作業系統市佔率
平心而論,這不是linux派的錯。畢竟它的市佔率只有鼻屎大,如果不高分貝尖叫馬上就被蓋過了。事實上這2.07%裡面有一半是來自Android(Google和手機商們花了很多錢打廣告),其他人只剩半顆鼻屎。不管你用哪裡的統計數字,linux在筆電和桌電上沒人用,是比facebook把你當二等公民還要明顯的事實。
但這一切都不是重點。就像你不可能點了上面那個連結,就馬上把facebook帳號刪掉一樣;人們也不會因為被微軟用專利和封閉格式玩弄 股間 在股掌之間,就把電腦重灌成ubuntu。以下是對我對自由軟體推廣者的一些建議。
如果你花了很多時間在推廣自由軟體,然後發現朋友的「宅潮比」不斷升高,請務必讀一下;如果你是被推廣的那個,嗯,請原諒我們的無心之過,並且對下次走到你面前的傳教士報以微笑(這是個寂寞的行業,你也知道)。

一、不要敵視windows(或其他商業軟體)及其使用者

志明走進麥當勞,點了一份香雞堡套餐。雖然志明其實沒很愛吃漢堡,但因為香雞堡可以填飽肚子,上菜又快,還有薯條和飲料搭配(雖然都不是特別好吃)。是的,在這個殘酷的世界中,香雞堡一份要賣6990貝里,真是他媽的貴啊,但志明付得起而且他真的很餓,所以他把手伸進錢包準備結帳。
「等一下!」家豪衝進來,把一大袋生鮮食品和廚具往櫃台一丟,刀子差點插到小明的手。「你被洗腦了嗎?你甘心做麥當勞的奴隸嗎?吃點自然的食物,呼吸新鮮空氣吧!這一袋神奇料理組合免費送你!」
「呃……可是我沒空學做菜。我只是要吃個午餐。」
家豪激動地揮著手,「你不用自己做菜!想吃什麼,從紅豆麵包到滿漢全席、從珍珠奶茶到波爾多紅酒,只要告訴它,沒有辦不到的!」
「好吧。」志明說,「給我一份牛排,五分熟。」
「Permission Denial。」牛肉用不帶感情的聲音說,還流出紅紅的血汁。
give me a steak
「你怎麼連牛排都不會做?讓我來。」家豪輕蔑地說,「sudo steak --medium」
牛排是做出來了,不過因為家豪沒有加上--prefix參數,所以牛排被傳送到總統府去了。家豪認為志明應該知道現在要從馬英九口中搶回牛排,但他只是搔搔頭,又回去買麥香堡。
無論如何,志明都不肯再嘗試神奇料理組合,而家豪從此把這種人稱為「死麥當勞派」,並打從心底看不起他們。
別傻了,家豪。
天知地知你知我知,linux很好很偉大--但不代表其他人都是笨蛋。他們只是想要一個作業系統,然後就……找一個來用。就這麼簡單,跟肚子餓了就買東西吃是一樣的。
人們不喜歡linux,不用命令列(就是上面那個黑底白字的鬼東西),並不是因為他們太笨學不會,也不是因為他們太無知不知道它的美好。關鍵的原因是,他們沒有可見好處。對大多數的人而言,改用linux或其他自由軟體,只會讓他們的生命變得麻煩而不是方便,所以他們就不用了。
至於windows本身,無論它是好事壞,微軟已經成功使大眾接受了。這不是件容易的事,只靠開源社群的力量,電腦還是會普及,只是會比微軟花上好幾倍的時間。這並不是因為微軟比開源界聰明(絕對沒這回事),而是因為兩者的動機不同。
商業軟體的目標是把人拉進來並鎖在門內,而自由軟體則是把大門打開讓人自由進出,聽起來是商業軟體比較邪惡,不過這也代表他們會把目光放在「門外的人」身上,所以他們會把軟體設計的很好安裝,有漂亮的圖形介面,還會找廣告商去宣傳。開源社群則專注在寫他們自己想要的功能,所以圖形介面往往比較簡陋,而且比命令列少很多功能。
無論如何,(成功的)商業軟體對於傳播概念--個人電腦、文書處理、智慧型手機--功不可沒,即使是用錢堆出來的功勞也一樣。就算它們有什麼不好,敵視之對推廣自由軟體也沒好處;而把矛頭指向支持者/使用者,就像我標題所諷刺的一樣,只是對事不對人的偏激想法。
(補充:一旦全世界都被鎖在門內,商業軟體就沒有動力繼續改善。所以微軟放著IE6腐敗生蛆,XP也因此停滯不前,才讓Gnome和KDE有機會超越。)

二、不要拿免費當自由軟體的賣點

這是一個算術習題:
ubuntu完全免費。(姑且用它當linux發行版的代言人)
windows的售價是6990貝里。
假設ubuntu跟windows一模一樣。請問從windows換到ubuntu,可以得到多少淨利?
6990-0=6990嗎?折一半3950?再打八折3160?跳樓價2000?破天荒大特價500?
。大多數人從windows換成ubuntu,所得的淨利是0。這就是強調「免費」根本沒用的原因。
斯斯有兩種,商業軟體則有三種:
  1. 海盜麥香堡,同學燒的也算。
  2. 學校或公司買的。
  3. 隨電腦搭售的(以前什麼都能搭,現在只有windows比較常見)。
(1)根本不必花錢;(2)則是花別人口袋的錢,他家的錢可以亂用所以沒差;(3)才是實實在在的花錢,但是賣電腦的自認是協助微軟打擊盜版(賣空機的話,大家就回到(1))心安理得,不會特別提醒25000元裡有6000元是買作業系統,所以顧客也就被唬過了。唬不過的也拿電腦商沒皮條,只能回家在部落格上嘴炮。
可能有人發現了,這世界上還有第(4)種人:
4. 掏錢買正版軟體的。
但這個族群真的很小、非常的小,可能只佔1/3顆鼻屎吧。
重點是,不管是以上哪一種人,都沒辦法把安裝好的軟體退貨。就像吃到一半的漢堡沒辦法賣回給麥當勞一樣,裝好的windows是不會變回錢的。不論正版盜版,從商業軟體換到自由軟體,不會帶來一分一毫的淨利。
如果你積了三輩子的福氣碰到一個(4),除非他剛好要買商業軟體,否則別以為能拿「免費」當理由勸他換成自由軟體。一般人真的非常、非常、非常少買軟體,還記得上面那張圖嗎?windows XP仍有37%左右的市佔率,這些人已經(極保守估計)6年以上沒換過作業系統了。換句話說,對於特定軟體,你要等好幾年,才會遇到一個拿「免費」當理由推廣的良機。
簡單來說,切換軟體的效益如以下所示:
新軟體的價值 - 舊軟體的價值 - 學習成本 = 淨利
新舊軟體的售價毫無影響,所以光是免費,並不會讓人想換自由軟體。如果學習成本太高,淨利還可能是個負數。

三、不要強硬地認為自由軟體是「理所當然」

推廣ubuntu的文章中,常會看到以下說法:
「在ubuntu上,你還是可以做所有windows上的事。上網、聽音樂、看影片、文書處理、做簡報、畫圖、玩遊戲……」
首先,這不構成誘因。即使ubuntu和windows一模一樣,那淨利仍然是0。更糟的是,這句話只說對了一半。
上網、聽音樂、看影片這類的體驗,用哪個軟體通常不會差太多(影片會有解碼器和字幕的問題)。但玩遊戲、畫圖和辦公室應用這些事情,並不是可以隨手抓一個自由軟體就替代的。
OpenOffice很努力,不過很可惜,就是和Microsoft Office有差距。開啟大檔案時,它們就是沒辦法跑得夠快(依我的個人經驗,尤其是Impress),也沒辦法正確地開啟微軟的檔案格式。是的,這不是OpenOffice的錯,不過釐清責任也無法改變大家手上都是微軟格式的事實。
畫圖方面差得更遠。OpenOffice至少還做得跟早期的Microsoft Office很像,GIMP完全無意模仿Photoshop,反而自己設計了一套奇差的介面,連點哪個叉會整個關掉都沒辦法一眼看出,點右鍵的反應也是我所見過最怪的。繪圖本來就是比較精細複雜的工作,想從Photoshop換成GIMP的學習成本自然非常高。
至於遊戲……嗯,以下兩張圖就解釋清楚了:
有十光年那麼遠。關於遊戲方面,我認為自由軟體可說是一點機會都沒有,開源社群頂多能做出minecraft,永遠不會做出末日危城、魔獸爭霸或文明系列這樣的大作。畢竟開源社群主要是程式師,他們最擅長寫程式,偶爾寫寫文件,但遊戲的成敗有一大部份取決於視覺感受和音效。
在其他應用領域,格式和使用者介面是兩大障礙。只有滿足以下三個條件。
  1. 格式幾乎互通。幾乎是個模糊的定義,不過我很確定,ubuntu和windows的情況離互通還遠的很。
  2. 介面也大致相同。OpenOffice和MicrosoftOffice2003以前勉強算接近。
  3. 自由軟體有明顯的優點勝過商業軟體時。如Firefox2對IE6多了很多插件功能,又有分頁和搜尋框。
此時替代才是理所當然。其他時候,使用者拒絕轉換才是理所當然,推廣者最好要有這種自知之明。

結論

  1. 不要敵視/仇視/蔑視/藐視windows的使用者。人們用商業軟體還是自由軟體,跟他們的智力或道德並無關連。
  2. 不要恨微軟,至少不要因為windows恨它。他們確實是寫了可以用的作業系統出來,並且成功說服其他人在上面寫程式。
  3. 不要用「這是免費的!」或是「你的功能我也都有!」來推廣自由軟體。這還離的遠了。
  4. 不要在不適合的情境推廣。人們一套軟體用得好好的,通常不會沒來由想換掉。
那什麼是適合的情境呢?
想像你的朋友電腦中毒必須重灌,手邊又沒有光碟。此時你雪中送炭,遞上一片燒好的全新的閃閃發亮的ubuntu11.04光碟,於是他感激得痛哭流涕,棄暗投明加入了自由陣營,你們的友情也因此更加穩固……


……嗯,直到他發現這鬼東西玩不了刺客教條為止。

5 則留言:

24th 教學 提到...

學弟墮落了!竟然發轉載的文章!

Windows 的盛行,自然有它的歷史因素,從 PC-DOS 時代就可以看出微軟的商業頭腦。微軟的成功在於它的管理階層並不會進行「打帶跑式管理」,做決定的也並非毫無概念的管理階層。微軟之所以能撐這麼久,是因為他們幾乎沒有犯下決策上的錯誤,這當然要歸功於決策系統。那麼,由於今日的盛行,價格上似乎也不太容易讓步了,聰明的你,難道不想改變現狀嗎?

24th 教學 提到...

我還是要澄清一下以免被婊,
我也是 Windows 派的,
只是我不太滿意他的價錢就是了,
一套 7 要花我 7000 ?
Office 更是嚇人……去查查他的價錢吧。
那不是我這種窮學生負擔的起的,
所以我都用 OpenOffice 。
不過啊!真正用起來還是有差就是了。

CSDCAdmin 提到...

轉載得好!
儘管轉載文章寫的「不要用免費當藉口」,但是,價格仍就是大家說不出口的痛!可能以前學習環境惡劣(PC-DOS)的時期,Linux或Windows給我的Fu只是選擇要賓士或法拉立。但我還是喜歡騎騎腳踏車,偶而補補輪胎的那種平實感!

匿名 提到...

價格貴是應該的,一分錢一分貨,嫌貴就不要用不要買,不要在那邊嫌貴在那邊抱怨來抱怨去。

匿名 提到...

一分錢,一分貨,貴本來就是應該的,負擔不起就不要買,不要用。